入秋后大家明显感觉到早晚凉,中午热,您知道吗?这也是“老熟人”轮状病毒最爱的季节。轮状病毒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家长们最怕最烦的秋季腹泻。
今天做客FM89.6武汉交通广播《健康武汉》节目的嘉宾来自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王丹,和您一起关注:儿童秋季腹泻。
《健康武汉》专家团
王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消化二内科主治医师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毕业后从事儿童消化专业工作至今。现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曾在武汉协和医院内镜诊疗中心进修学习半年。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学术论文多次参加省级及国家级儿科会议交流。擅长儿童胃肠道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儿童功能性、动力性胃肠道疾病及食物过敏相关胃肠道疾病诊治,并擅长儿童消化内镜操作。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最常见的一种幼儿腹泻,它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所以又叫“轮状病毒肠炎”,多发生于6个月-2岁的宝宝。
轮状病毒的潜伏期为24-72小时,中招的宝宝开始会伴有一些“感冒”的症状,甚至会呕吐,随后腹泻隆重登场。大便每天少则3次,多则上十次,呈稀薄水样或蛋花样。
宝宝秋季腹泻和普通腹泻有哪些区别?
1、起因不同
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也被称做“轮状病毒性肠炎”。
普通腹泻:多方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腹泻。
2、发病时间不同
秋季腹泻:秋季、冬季均可。武汉从9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前夕,都是高发期。
普通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3、发病年龄不同
秋季腹泻:婴幼儿比较常见,尤其6-24个月的婴幼儿,最容易发病。
普通腹泻:从刚出生到老年。
4、发病时症状不同
秋季腹泻:起病骤急。发病时往往会伴发热、呕吐、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的症状。
普通腹泻:腹痛,严重时也会出现发热,抽筋、呕吐、稀水便,浑身无力的症状。
5、排泄物不同
秋季腹泻:排泄物多数呈现蛋花状,且会带少量的黏液,无腥臭味。
普通腹泻:轻度腹泻可能只出现排便次数增加,且粪便不成形。严重时,会频繁变稀。
6、发病后表现不同
秋季腹泻:宝宝患上秋季腹泻时,尿量有所减少。还会伴轻微腹胀,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
普通腹泻:较严重的宝宝也会出现脱水现象,但是较轻的不会有太多不适。
7、抗生素疗效不同
秋季腹泻:秋季腹泻是因为轮状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无效。
普通腹泻:如有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没有细菌性感染则不必用。
8、发病周期不一样
秋季腹泻:一周左右。
普通腹泻:发病时间可能是几个小时,也可能是几天或者一周,甚至两周,没有规律可循。两周还不好,就属于迁延性腹泻了。
9、传染性
和普通腹泻不一样的是,秋季腹泻是可传染的。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染致病。
因此,很多家庭一个孩子刚好,另一个又中招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家人做好护理的同时要注意隔离。
提醒:由于病情发展迅速、症状复杂,要请医生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来排查,大家最好不要自行判断,以免贻误病情。
目前想要预防轮状病毒,秋季腹泻,有必要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吗?
目前,对于轮状病毒肠炎尚无有效的特异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可提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成功后,保护期一般为一年。所以,最好在每年8~10月接种。对于半岁到5岁的宝宝来说,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最好的办法。六个月到三岁以内,每年口服一次,三岁到五岁的孩子口服一次即可。
家长如何辨别宝宝患轮状病毒的严重性?
此病的严重性主要与吐、泻引起的脱水程度有关。
腹泻的治疗重点是快速止泻吗?
腹泻的治疗重点在于防治脱水,而非快速止泻。
治疗原则为:不是快速止泻,而是应该遵循四个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进食、合理用药。
1、口服补液盐
防脱水首选的就是补液盐。口服补液盐里有水,有葡萄糖,还有钠。在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很多家长不重视给腹泻宝宝补液,有些妈妈来看门诊,医生问她,给孩子喂了口服补液盐没有?她们不以为然地说没有。
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腹泻,孩子一拉肚子就要给孩子喝口服补液盐,这应该是一种处理习惯。
2、继续进食
该吃奶的吃奶,已经添加的辅食不要随意停。
过去老人们说的孩子拉肚子就要禁食几天是完全错误的,正常进进食可以预防脱水,保证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3、预防脱水
口服补液盐和正常进食都可以预防脱水。
4、合理用药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推荐家中常备的小儿腹泻药是口服补液盐和蒙脱石散(可止泻也可保护肠粘膜)。
秋季腹泻会传染或者二次感染吗?
秋季腹泻会传染或者二次感染,所以宝宝的尿布、用品要每天消毒。
不少家长认为得过一次就不会再得,其实不然。临床中也有宝宝得过一次家长就忽略了,没有接种疫苗后又复得的情况。
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第一,注意卫生。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餐具要注意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
第二,勿食生冷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少吃凉性的瓜果或食物。食物要保证新鲜,不要吃变质的东西,少吃过夜饭。
第三,注意腹部保暖,不要受凉。
第四,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证睡眠,提高免疫力。